偏见与骄傲:瑞典酷儿电影史原名:Fördom & stolthet - en queer filmhistoria,又名Prejudice and Pride – Swedish Film Queer
发布于2022年。由Eva Beling执导,并于2022-02-02(哥德堡电影节)公映的电影。
豆瓣评分8.1,算是一部高评分电影作品,亲们,能有此分数的电影也为数不多呀,推荐大家值得观看。类型为纪录片、同性的电影。创作于瑞典、芬兰、冰岛地区,具有英语、瑞典语语言版本。
影视分享暂时没有为您收集到在线或者下载资源,我们将会努力的寻找,请您继续关注。
豆瓣评分8.1,算是一部高评分电影作品,亲们,能有此分数的电影也为数不多呀,推荐大家值得观看。
——以上信息由影视分享提供
AlanX
#2022LQCW# 从20世纪初到****瑞典酷儿电影发展史的概述,从最初还没有性少数群体的概念,到妖魔化与污名化,再到重新接纳与开放,电影镜头下的片段其实也是酷儿群体的生存历程。导演说拍这部电影向大家征集素材和采访时,大家都很热情,都很愿意出一份力,所以当我在银幕上看到熟悉的电影片段和人物采访时还是很欣*与惊喜。这部电影展示了瑞典社会逐渐开放包容的一面,也提出了一个更有意义的畅想,只有当酷儿电影能够真正去标签化和主流并驾齐驱,社会才在平等上迈向了新的一步。
小金
“不仅要仅仅为了多样性这一理由去拍摄酷儿,我们还要发掘更多的故事……当我们在电影中能够正常的生活,不再受苦不再受迫,我们就到达了我们的位置”
LarryWho
不止要拍酷儿电影,还要酷儿地拍电影。
七紫三羊不应
230219法文爱酷影展+映后。之前对此完全不了解,印象深的主要是瑞典第一部带酷儿元素的电影《展翼》居然早在1916年就拍出来了(非常顺拐的是借希腊神话说事),1920年代柏林是酷儿和酷儿艺术家的天堂(两战之间,****),反复强调嘉宝的酷儿(双性恋)身份和《瑞典女王》的拍摄、“两个女王”,伯格曼片中的酷儿元素(比如假面、芬妮和****;影片中提到一开始有人认为没有人比伯格曼更直,此处观众有笑声;导演映后提到他的副导和*装的酷儿身份以及他对此充满curiosity)以及瑞典有变装情节的电影有一百多部。后来提到**酷儿身份角色和演员在六七十年代以降的电影出现以及日常化(三四十年代的电影中这样的角色基本都是“花蝴蝶”)就比较符合认知了。映后的翻译略差,连伯格曼和嘉宝都不知道。
testing
#2023.2.19 法文 从隐藏在异性恋中到有些妖魔化的**猎手再到如今的回归普通人——“同志亦凡人”。 (翻译在涉及跨性别群体的时候一律用“TA”指代,挺好的)
Belle
非常棒的学术梳理式纪录电影,好喜欢!解锁了新的放映场地,三年真是错过太多......期待本月的另外两场放映,并打算有机会再按照本片线索去补一波老片子!
瑞波恩
#法文爱酷电影周2022#映后(导演nice有问必答),这天收获满满大开眼界,世界上第一部同志电影《羽翼 Vingarne》诞生于瑞典,关于伯格曼《假面》《夏夜的微笑》《三个陌生的**》等作品中的LGBTQI元素,永远的嘉宝缔造的酷儿神话,还有《瑞典女王》中的“百合之恋”,还提到了瑞典近年来的《然后我们跳了舞》《戴上手套擦眼泪》等酷儿佳作。瑞典在酷儿文化上一直领先世界,片中有些观点很同意——当有一天LGBTQI不再被人们以猎奇的怪异眼光凝视,不再被当做一个问题来提起讨论,我们每个人都能平等相爱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……直到这一天世界才是真正的彩虹天堂吧?就像片中一位受访者说的,现在还不是休息躺在舒适区的时候,我们要挺身而出战斗抗争,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衷心希望我们未来也有这样的电影。
Monaghan
接下来让我们找到自己的identity吧!
上世纪老人家🍦
最后那欢乐颂,我们还无法奏响。
三兜三兜三兜
小学时读神话,读到向往自由的伊卡洛斯带着虚假羽翼飞翔,渴望跨出囹圄,却因为飞得太靠近太阳而被融化翅膀,**丧生,流泪不止。在今天看到电影从《the wings》起笔,真是找到了归处,豁然开朗——“原来我们都一样”。跌跌撞撞,酷儿影史百年走来,依旧被拿来被猎奇被凝视,联想一下周遭揾钱的耽改戏都一塌糊涂,只能遥望“道阻且长”。愿某日子,不需苦痛忍耐,it will be 🙏